當前位置:中國廣告人網站>創(chuàng)意策劃>廣告雜燴>詳細內容
廣告圈中的“野蠻人”
作者:《創(chuàng)業(yè)邦》 時間:2009-12-2 字體:[大] [中] [小]
-
如何面對成長極限?分眾的做法就是通過密集的并購來重新布局,進而找到更廣闊的發(fā)展空間。
很少有公司像分眾傳媒一樣,從誕生起就充滿爭議。即便它每年的盈利表現都要高于預期,人們仍會下意識地質疑它的成長極限。雖然分眾通過迅速搶占被人忽視的樓宇資源,以液晶屏廣告的模式,創(chuàng)造出了國內外都沒有成功先例的樓宇新媒體,但人們在總結分眾CEO江南春的這個發(fā)家故事時,最后都免不了對其未來的增長空間搖頭。
收購最大的網絡廣告公司好耶,收購最大的手機廣告公司凱威點告,收購網游嵌入式廣告公司北京創(chuàng)世奇跡,甚至收購網絡咨詢公司艾瑞等等,在外界尚未看清楚江南春的邏輯時,分眾傳媒已經進行了大大小小10多項密集收購。分眾以當年搶占樓宇的速度,搶占了互聯網廣告的資源!罢l最有可能替代你,你就先把位子占了!边@便是江南春的收購邏輯,他收購的這些公司未來都可能成為分眾強有力的競爭對手。
如今,借助分眾的助力,被收購公司都表現了更強的爆發(fā)力。分眾2007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,好耶營收達1.98億元人民幣,占分眾傳媒集團整體收入的21.7%,迅速成為分眾的第二大收入支點。與此同時,分眾無線也表現不凡,總營收8490萬元,同比增長253.8%.“明年,互聯網和無線廣告兩者的收入會占分眾整體收入的40%,后年則會超過分眾傳統業(yè)務戶外廣告。”久未露面的江南春宣布,分眾在互聯網和手機領域的布局已經完成。
進軍互聯網和手機領域,不僅是對未來日漸飽和的樓宇電視風險的對沖,更重要的是,為分眾打開了更廣闊的想象空間。人們已經習慣了將谷歌、雅虎、微軟等公司的動作,當成網絡廣告領域的風向標,然而在中國,沒有任何網絡和技術基因的分眾傳媒,卻突如其來地闖進互聯網,并希望成為主導者。江南春自稱對分眾未來的設定和谷歌神似。
分眾在互聯網廣告領域要怎么做?江南春希望做互聯網廣告的增值服務商,將廣告和廣告主的需求實現一一對接。要做到這一點,則需要強大的技術支撐,事實上,分眾在互聯網廣告領域收購的六七家公司各有技術優(yōu)勢。通過這些收購,分眾基本實現了在互聯網廣告發(fā)展趨勢上的全覆蓋。比如好耶的視頻廣告,以及通過Cookie追蹤和文本搜索技術實現的精準定位廣告,再比如實現CPA收費模式的網站聯盟廣告,以及在虛擬的網游世界嵌入廣告的模式等。據悉,分眾已經計劃明年拆分互聯網廣告板塊單獨上市。
分眾早在收購好耶進入互聯網之前,就已經在2006年通過收購凱威點告進軍手機廣告領域。分眾無線通過點告和直告的形式,提供手機精準營銷服務。其中,點告模式是按照效果計費的,只有廣告發(fā)生點擊、注冊、留言、電話等行為之后,系統才開始計費,招商類的廣告多適用于此。而直告模式則是根據受眾的年齡、性別、地域、月消費等因素,將受眾細分,為品牌客戶實現精準投放。在受眾數據挖掘技術上,分眾無線有申請了國家專利的受眾屬性挖掘平臺。
目前,手機、金融、汽車、互聯網、快速消費品5大行業(yè)已經成為無線廣告的重度投放行業(yè)。分眾無線也成為分眾增長最快的業(yè)務。2008奧運年,被看作是分眾無線全面爆發(fā)的一年。分眾移動——中國最大的手機廣告公司,是江南春準備好在資本市場再掀波瀾的概念。手機廣告板塊的拆分上市是分眾繼互聯網廣告后下一個要講的故事。
在分眾醞釀互聯網和手機廣告時,分眾的樓宇廣告業(yè)務依然保持著強勁的增長勢頭,甚至還沒有達到利潤最大化的地步。然而,在被動轉型和主動突破中,江南春選擇了后者,“天黑時才想起開燈就已經晚了!碑斎藗冞不習慣將分眾看作網絡公司時,江南春已經開始盤算廣電領域的機會。明年,他會主攻數字電視領域的廣告模式。分眾希望能和機頂盒廠商、有線電視運營商等產業(yè)鏈合作,通過對數字電視用戶信息的收集,向其推送匹配的廣告。在數字電視里面做廣告,是江南春搶占“屏幕”的最后一站。當分眾廣告隨時隨處遍布在戶外液晶屏、電腦屏、手機屏和電視屏的時候,連線雜志在2005年提出的“Anytime,anywhere,anyscreen”的全球趨勢,已經讓分眾變?yōu)楝F實。
隨著分眾不斷向其他領域擴張,過往的“樓宇電視”、“戶外生活圈媒體”等概念都已不足以準確定義分眾。2007年7月,江南春提出了“數字化媒體集團”的概念,將戶外電視、互聯網、手機、數字電視以及未來可能出現的模式打了個包。在“數字化”這個大筐里,至少在未來的5年,分眾的發(fā)展看不到盡頭!叭绻l再質疑分眾的增長空間有限,就是很愚蠢的問題了!苯洗赫f。
分眾身上帶有強烈的中國特色的創(chuàng)新因子,在這個過程中,創(chuàng)始人江南春將創(chuàng)新的“點子”,逐步再造為創(chuàng)新的“商業(yè)模式”。他將跑“流水”的廣告代理商角色,通過技術轉化為更高利潤率的增值服務商;他擺脫條框限制,橫向整合,已經將起家時單純的樓宇電視廣告的觸角伸向互聯網、手機、數字電視等領域,4年后儼然成為TMT領域不可小覷的“野蠻人”。盡管不少人仍對互聯網領域的分眾將信將疑,但江南春卻比任何時候都更加堅定自己的信念,在分眾歷史上,他第一次找到了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的戰(zhàn)略方向,而不再跟著感覺走。